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来榜镇,是安徽省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最大的乡镇,被省蚕学会誉为“安徽蚕桑第一镇”。初夏,草长莺飞、桑园葱郁,正值采桑养蚕的好时节,记者深入来榜镇探访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图为来榜镇关河村养蚕工厂养殖室。智能化、机械化养蚕生产线的投用,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罗少坤 摄
蚕桑当家 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5月25日中午,岳西县来榜镇斑竹村村民汪慧正在自家蚕室里忙活着。蚕室是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数不清的蚕就生活在这铺着木屑的地面上。汪慧手提装满桑叶的箩筐,走在蚕室中间石墩撑着的木桥上,一把一把向两侧地面撒着桑叶,并用耙子轻轻将桑叶耙匀。桑叶撒下来,蚕便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汪慧望了一眼墙上的干湿温度计,又用耙子打开了蚕室一侧的木窗。
斑竹村是全国“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当地村民多以这种方式养蚕。汪慧今年53岁,从十几岁开始养蚕,她所在的燕窝组也是全镇最早养蚕的地方。
“这是我家今年养的第一批蚕,养了6盒,在村里算是大户,一年要养4批。蚕现在已经是四龄了,吃桑叶特别厉害,每天要喂3次,除了在家烧饭、喂蚕,我基本都在桑园里采桑叶。”汪慧说。
像当地其他蚕农一样,汪慧十分勤劳,5月初采茶季结束后,“无缝衔接”开始养蚕。桑园里的剪枝、施肥、除草,蚕室里的喂食、除沙、摘茧,家里的这些活儿都是以她为主,一年养蚕收入3万多元。
来榜镇位于大别山深处,记者走在来榜镇的山间公路上,放眼望去,山坡上尽是成片的桑园——这是来榜镇区别于周边乡镇的典型特征,“家有五亩桑,脱贫奔小康”是当地蚕农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蚕又名桑蚕,以桑叶为食料,吐丝结茧生成蚕丝,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来榜镇因为自然条件适宜,种桑养蚕有着悠久历史,蚕桑规模生产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目前全镇12个村共有大小桑园面积2万多亩,占岳西全县的1/4。2022年,来榜镇饲养蚕种21562盒,产鲜茧1286.7吨,蚕桑产业实现年产值1.7亿元,人均收入7200元,蚕桑产业早已成为来榜镇农业第一大支柱产业。
关河村是来榜镇蚕桑产业规模最大的村,拥有桑园3500多亩,300多户村民常年养蚕,年产鲜茧30多万斤。
关河村镇包点干部王松介绍,关河村蚕农多数每年养3批蚕,春蚕、早秋蚕、中秋蚕,夏蚕较少,每批养殖四五盒,养殖周期接近1个月。开春后,蚕农就要开始打理桑园,施肥、除草等,5月初购买蚕种,直到收茧,一批蚕的养殖才算结束。为了桑树更好地生长,夏季还要伐一次,桑树的芽叶可以做别的用途。一盒蚕种150元,产100多斤鲜茧,可以卖2500多元,种桑养蚕虽然辛苦,但却是当地村民一笔不小的收入。
近年来,岳西县和来榜镇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出台奖补政策,重点用于扶持示范桑园、室外大棚、简易蚕室、共育室、蚕桑合作组织、蚕农培训、技术服务、先进蔟具推广等环节,来榜镇蚕桑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通过示范引领,来榜镇形成了特色蚕桑品牌,通过发挥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为来榜镇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破解难题 “剩资源”变身“香饽饽”
在来榜镇当地村民看来,蚕比茶更难“伺候”,采茶可以等,但蚕长大了,张嘴等着吃,刮风下雨他们都得到地里采桑叶。五龄蚕是结茧前最后一个阶段的蚕,一天要喂4次,白天喂了晚上还要喂。养蚕温度要控制在22℃左右,温度低了蚕不吃叶。桑叶不能久放,久放会“烧叶”,蚕吃了会中毒,整个过程都要注意蚕病的防治……养蚕虽然不是尖端技术活儿,但着实费神费力。相比之下,桑园管理则简单得多。
近年来,随着来榜镇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养蚕的人慢慢减少,但桑园面积仍在稳步提升,中老年人仍在守着这一传统产业,不愿放弃自家桑园,“有人种桑,无人养蚕”现象日益凸显。
面对种桑、养蚕群体不均衡的矛盾,来榜镇积极探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延伸蚕桑经济产业链,去年更是引入了智能化、机械化养蚕工厂,让相对富余的桑叶、桑枝发挥出了应有价值,提高了蚕桑产业综合效益。
5月25日中午,在离关河村党群服务中心不远的一个工业厂房里,工人正在智能化、机械化养蚕生产线上给蚕投喂桑叶。大把大把的桑叶被送进进料口,然后被传送到另一个端口,在这个端口,一个个装满蚕的蚕盘也被传送带送来“会合”,桑叶自动撒在蚕盘里,工人将蚕盘里的桑叶轻轻抚平、摊匀。撒好桑叶的蚕盘被自动叠放起来,工人一车一车将叠好的蚕盘送走……此时的蚕为四龄蚕,一天要喂3次,每天要消耗100公斤左右的桑叶。
2021年,当地成立了岳西县丝蕊智能养蚕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减少劳动力。2022年9月,养蚕工厂建成投产。
记者了解到,这个养蚕工厂从5月到10月进行滚动养殖,从孵化到结茧,全龄化养殖,一年可养8批到10批,大蚕至少400盒,小蚕至少4000盒。目前,工厂在养的大蚕有近50盒,小蚕近500盒。养蚕所需桑叶除了采自村集体的100多亩桑园,工厂也收购村民家的桑叶。
养蚕工厂相关负责人李东洋告诉记者,工厂有小蚕及中大蚕养殖、自动摘茧三大生产线,包括恒温恒湿孵化室、小蚕养殖室、中大蚕养殖室、自动消毒添叶线、分蚕除沙线、自动蚕盘清洗机等设施设备,部分区域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自动调节,整个车间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生产环节的监测、监控。
智能化、机械化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大节省了人工,关河村养蚕工厂现在只有3名工人,一年要养这么多的蚕,如果按照传统养殖模式大约需要240人。
2019年,关河村“两委”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一个茶叶加工厂,但采茶季过后,加工厂就会闲置下来。为充分利用加工厂,2020年,村“两委”又投入20多万元,添置了桑芽菜、桑叶茶、桑叶面生产线,让桑叶利用实现了多样化,挖掘出了更多价值,延伸了蚕桑经济产业链。2017年关河村引入的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远公司”),将废弃桑枝加工成菌棒,生产桑枝木耳、桑枝香菇、桑枝茶菇等桑枝系列食用菌产品,现在每年收购桑枝1000余吨,创造产值1000余万元。
“此外,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桑叶饲料加工厂,将桑叶加工成蚕的饲料,这样可以摆脱养蚕的季节限制,预计8月建成,将显著提升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王松说。
延链升级 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几年前,来榜镇作为同批次安庆市唯一的乡镇,获批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以蚕桑为主导产业。来榜镇通过产业强镇专项资金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整合涉农资金,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榜镇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王阳介绍,产业强镇建设项目总投资2315万元,从2019年开始实施,主要包括标准化蚕桑基地建设、茧丝绸精深加工、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果桑采摘、蚕事体验观光园、蚕桑科普馆等)、科技支撑等内容。到2020年10月底,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全镇蚕桑经济面貌焕然一新。
在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实施前,来榜镇桑园仅有1.6万亩,2019年至2020年新增3000亩。2021年至今,来榜镇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政府统一采购、统一发放桑苗,鼓励蚕农更新、发展桑园,全镇桑园面积持续扩大到现在的2万多亩。
利用产业强镇专项资金,关河村建起了桑叶茶加工厂和桑蚕农产品展示中心,斑竹村建起了桑芽菜加工厂和热风自动循环蚕茧收烘站,还有一个蚕桑科普馆和丝绸之路体验观光园。科普馆通过实物、照片、文字等,生动介绍了蚕桑起源、蚕桑文化、来榜镇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等内容。
“蚕桑文化需要传承发扬,现在科普馆每年接待近千人参观,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围绕科普馆和观光园等打造蚕桑研学基地,村里的民宿也正在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吸引更多人前来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体验蚕桑生产过程,从而带动旅游发展。”斑竹村党支部书记王恩祥说。
近年来,岳西县加强与安徽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共建岳西农业特色研究所、皖西南蚕蜂技术创新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围绕蚕桑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生产全过程研究和服务,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榜镇充分发挥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岳西农业特色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开展产学研推合作,建立蚕桑新品种基地,推广桑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提升产业经营水平。
2022年,思远公司和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进行桑枝富硒木耳、虫草花等栽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的研究,以及富硒食用菌栽培实验、富硒食用菌中小型示范等方面的研发,在提升生产质量、优化生产工艺、节约生产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该公司还在争取和安徽大学合作开展桑树桑黄良种选育与桑枝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发。
“我们先前桑枝木耳的硒元素含量不够稳定,通过和高校合作,由高校提供技术指导,共同对硒元素进行溯源,做了大量实验。在寻找到硒元素的源头之后,我们开始对含硒桑枝进行归类,培育富硒木耳,为我们的桑枝木耳增加了新的卖点,提高了附加值。虫草花是用蚕蛹作为培养基,培养蛹虫草,这是我们对蚕蛹利用的首次尝试,也为我们增加了虫草花这个新产品——这两个研发项目,今年都已正式落地生产。”思远公司负责人吴松青说。